高德娱乐王阳明名句名句摘抄_王阳明名言摘抄
出自冈田武彦(1909—2004),国际阳明学大师,宋明理学研究首屈一指的专家,被儒学大家杜维明赞为“儒学祭酒”,也是当今世界学贯中西、横跨儒释道几个领域的哲学大师。
他曾亲访中国八省区八十余县市,行程两万余里。又亲自捐款并大力募款,修复中国境内多处阳明墓和纪念碑亭,为中国人重新重视王阳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对推动当代中国阳明心学及传统文化的发展居功至伟。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是冈田武彦耗25年心血写就,是一名世界级的阳明学者写给大众的阳明心学之书。本文中的精华语句、段落,正是摘录整理自这本书。
阳明心学中最精彩的“体认”,其实是一种情感。西方哲学重理性,东方哲学重情感。如果我们把哲学思想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阳明的东方哲学就可以看作是对根的培养,而西方哲学则是对枝枝叶叶的探求。学问有本末之分,阳明哲学乃“培根之学”,何为本,何为末,各位读者要切记。
在王阳明看来,无论是圣人还是凡夫,无论贤士还是愚人,无论学者还是白丁,只要是人,心中皆有良知,这是永远不灭的光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只要在事事物物上都“致良知”,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听从良知的命令,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轻松克服,并且不会误入歧途。
王阳明的“良知”说振奋了弱者的心灵,给那些深陷权势和名利旋涡而不能自拔,遭受现世重压而不能逃脱的世俗中人指出了一条正大光明、强而有力的快乐生存之路。
阳明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问。只强调博闻强识,不修德行,或者对经世致用漠不关心,这些都违背了阳明学的主旨。
其实,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顿悟,仅仅是对“致知”的顿悟,而《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却将其误认为是对“致良知”的顿悟。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它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王阳明通过“主静修行”而超脱了生死之念,然后又以此为媒介,在实现“心”与“理”统一的过程中,体悟到“格物致知”之理不应该像朱熹那样是从“心外求理”,而应该向自己的心内求理。
自从王阳明笃志圣学以来,曾屡遭挫折,后来历经千辛万苦才最终悟道。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即王阳明不是通过“静悟”才最终悟道的。
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原本就是古人的意思,今人将其分作两件事去做,其实是违背古人本意的。古人认为“知”存在于“行”中,“行”也存在于“知”中。而古人之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则是因为世间总有一些无知的人,所以要既不陷入妄行,也不轻视实践。古人为了防止世人陷入虚妄,同时也为了补偏救弊,不得已,只好必说一个知,方才行得是;又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总而言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是为了帮助世人脱离偏弊,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世人脱离朱熹的“先知后行”之弊。
王阳明曾对弟子黄直诉说过自己提倡“知行合一”说的动机:“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还提出了“知行合一”,晚年又提出了“致良知”,这些主张其实都围绕着一个宗旨,那就是要彻底清除潜伏在人心中的不善之念。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违背王阳明的本意,也会生出很多弊害。事实上,王阳明的追随者都违背了王阳明的本意。
做学问的目的是成为圣人。人虽然有贤愚之分,但就其本性来说却是道德的,关键是看这种道德性是否完全。因此,不同的人成为圣人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但只要通过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王阳明并非一味排斥通过来悟道,他认为,很多初学者会有心猿意马、心不在焉的情况,有利于让他们凝神静气、专心向学。然而,一味会让人变得漠然守静、心如枯槁,逐步陷入佛教、老庄的虚无之境。因此,必须要提倡省察克治。王阳明认为,省察克治与主体动静无关,要随时随地、坚决彻底地执行。只有经常自省,才有助于私心杂念的去除高德娱乐,这一点不容忽视。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堪称名句,多为后人称道。据说,日本学者大盐中斋先生曾将这句话刻在印章上,时刻提醒自己。
由上可知,王阳明在克己之道上颇为用心。有些学者丝毫不知扫清私欲,只知将良知付诸口舌,自以为这样就一了百了。这些人应该铭记王阳明此句以自省。
王阳明十分注重扫清私欲的彻底性,他认为,一丝一毫的杂念都会引来恶果。如此鲜明的立场,胜于宋儒数倍。程颢在《秋日偶成》一诗中写道:“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只有彻底去除私欲,才称得上“豪雄”。日本幕府末期的心学家池田草庵也曾说过,“惟克服私欲者,方为英雄豪杰。”
王阳明认为,克己之功不可间断,克己与本体所处的动静状态无关。一味求静,反而更容易潜藏私欲。因此,王阳明提倡于动时克己。
王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练”,就是通过具体事情来实现克治之功,这要优于一味静心修养。
王阳明曾以弟子陆澄的真实经历为例,来阐述事上磨炼的重要性。陆澄在鸿胪寺小住期间,某日突然收到家信,得知儿子病重。闻此,陆澄心急如焚。王阳明见此便向其阐述事上磨炼的重要性。
王阳明道:“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
王阳明认为,“事上磨练”并非完全否定、静心之效用,他只是担心一味静心会陷入虚无缥缈之境,不利于修身。
宋代高僧大慧宗杲及日本的白隐禅师……他们认为,于静处悟禅容易,于动处悟禅难。能于动处求得心静者是为真正心静,能于动处悟禅者是为大彻大悟。能真正心静者无关乎本体动、静与否,此心静亦非由一味而求得。专主之人自以为悟禅,然此禅多于动时消泯。
总之,两位高僧认为,动处悟禅的功效要胜过静处悟禅万倍。这与王阳明所提倡的“行事中进行省察克治”观点不谋而合。
王阳明……尤其重视立诚。高德娱乐他认为,要去私欲、存天理,要实现省察克治,必须先立诚。唯有立诚才是根本工夫。
存天理、去私欲,体认未发之中,省察克治,等等。高德娱乐其中的关键点就是,促使心体发挥作用。对王阳明而言,心体作用的终极目的即为立诚。诚意为根本之工夫,其他任何工夫皆应出自诚意,如此才有存在的价值。王阳明以树根与树叶来形容诚意与其他工夫,该比喻极为贴切。高德娱乐
王阳明认为,《大学》的主旨即为诚意,诚意之关键即为格物,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由诚意来实现。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心学的精髓。对此,王阳明补充道,工夫之难点就在于格物致知,格物即诚其意者。意若诚,则心自正、身自修。
王阳明认为,立志之于学问,就好比良种之于耕种一样,意义非比寻常。立志的关键是端正态度,然后再通过学习实现自己的志向。
那么,诚意与立志究竟有何不同呢?据我所见,二者是同义不同名而已。诚意为主要决定因素,立志为个体的气质表现。自南京讲学开始,王阳明就着力阐述立志的重要性。晚年时,王阳明将“致良知”作为其学术宗旨。他同时提出,致良知的关键就在于立志。
王阳明也说,立志并非易事,由初学至最终悟道,无不以立志为先。立志无关乎时间、地点,关键要有坚定、专一、恒久的意志力。志若立,则理自明,私欲萌动尽除。因此,我们必须常以立志自省责身。
王阳明说:“……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骨血也。”中国自古就有传说,将活人的血滴到死者骨头上,如果有血缘关系,就会渗入骨中,当场可验明。王阳明就是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良知二字正是滴到骨头上的那滴血。
王阳明用滴骨之血这个传说,阐明了良知的能力,即当场可辨善恶的先天知觉。他又将良知可以抹消自私自利之念的力量比作大熔炉中放入雪,瞬间即化。
王阳明正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开始将良知作为千百年来圣人代代相传的圣门正法眼藏来信奉的。因此,如果不了解这一历程,而轻易实行“良知”说,反倒会产生弊端。看一下后来的王门现成派的追随者就自然明了了,世间高倡王阳明学的人,往往陷入这种弊端。
因此王阳明训诫道:“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王阳明的“四句宗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这里讲的无善指的是不拘泥于善的境界,如果固执于善,难免会陷入相对性。必须注意,这个无善与佛教讲的无善无恶之无善不同,应该称之为绝对善。
王阳明曾经在著名的花间草篇教谕薛侃道:“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他讲到心之本体动,动至意念则生善恶。
关于“四句宗旨”中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后世有人批判与禅相同,因为六祖慧能曾说:“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但是两者内容不同。
禅的本来面目是空,王阳明的学说是天理。我们必须知道佛教与儒教在世界观、人生观、事物观方面的不同。心体即本性,在王阳明看是天理是实理,而禅则认为是虚无的,两者之间有虚实之别。
王阳明……说:“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
也就是说,王阳明认为“何思何虑”并不是断绝思虑,而是不思虑天理以外的东西。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最重要的是先要有万物一体之仁,即对所有人的诚爱恻怛之爱心,也就是说对人要有诚意,要有怜悯之心。
……王阳明逝于船上,享年五十七岁。他临终时给侍奉于床前的周积留下一句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句遗言也很好地诠释了王阳明学的精髓。王阳明晚年吟诵的《中秋》一诗中有这样一句:“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这里的光明是指良知的光辉,心的本体则比作明月。
前面多次提到,尽管王阳明建立了举世无双的大功,但命运却极度坎坷,一生苦于颠沛流离,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遇到明君和贤臣。从贬谪龙场到平定宸濠之乱期间的武宗与其辅臣,从在故乡越地遭受困窘到明知他疾病缠身却派他去平定广西叛乱期间的世宗玉器辅臣,如果没有这些人在暗中迫害该有多好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hnwohai.com/html/mingju/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