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圖書館年輕一代將古籍修復與景况显示結合高德娱乐
高德娱乐站在“萬年家慶——尋訪傳統人家的新春年畫”展覽入口,5位裝扮成年畫人物形象的年輕人擺起不同造型,為他們拍攝定妝照的是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文獻保護修復部副主任王晨敏,他帶領的這支小團隊負責上圖東館美術文獻館的日常運營。
在以主題館為特色的上圖東館,美術文獻館有些特別,它是一個新生的館,在淮海路上海圖書館本館找不到與之對應的。之所以將這個新館交由文獻保護修復部負責,是因為兩項非遺技藝——碑刻傳拓及拓片裝裱、古籍修復“在這個空間最適合展示”。王晨敏形容,如果說美術文獻館是前台,修復部就是大后方,幕后的沉靜、堅持與台前的活躍、趣味結合,正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實踐,亦是文化傳承的真諦——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汲古慧今,生生不息。
日前,上圖東館美術文獻館年畫新展開幕,記者先后來到古籍修復的“后方”與“前台”,與傳承人對話,看年輕人創意,感知非遺技藝、傳統文化走入當代生活的溫度。
上海圖書館本館二樓,文獻保護修復部的工作室可能是淮海路上最安靜的辦公室。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文獻保護修復部主任張品芳帶領記者輕輕推門進入。“古籍書葉極為脆弱,輕輕一個呼吸,可能一個筆畫就吹跑了,修復師要屏息靜氣,旁邊不能有人走動。”
“60后”張品芳在古籍修復行當耕耘30多年,是目前上圖12位古籍修復師的帶頭人。修復師們各有擅長、各司其職,交到張品芳手中的往往是最難處理的。“我們修復古籍就是見不得這樣的”,她招呼記者看最近正在“攻克”的上圖館藏北宋拓道因法師碑。這件曾在“大唐氣象——唐碑善本大展”亮相的國家一級文物,古錦面板殘破,題簽缺了一角。原本入庫前隻要求將內頁粘起來,但張品芳見到古籍的狀況,就放不下來了。她自己試驗、制作與題簽相似的泥金紙,修復后若不仔細分辨,幾乎看不出兩樣,接下來還要修補古錦和面板。
古籍修復是一項剛柔並濟的工作,除了手上的細巧功夫,還要力氣。比如,要壓平面板,有機器可以使用,但並不適合所有材質。張品芳提起一旁的鐵墩子,輕放在一摞修好的古籍上。記者上手試了試,分量超出預期。“可能有50斤重。”張品芳說。
基於多年的經驗,張品芳看到待修復的古籍,很快能想到方案,但碰到疑難問題,修復“不急於上手,慢慢思考、甄選,有時要做實驗,研究、改進”。去年一整年,文獻保護修復部的精力幾乎都在國內外首個以漢碑善本為專題的“大漢雄風——上海圖書館藏漢碑善本展”。“這個展覽的立軸特別多,視覺沖擊力大。讓重新裝裱修復的立軸在板上繃平時間盡可能多一些,可以達到更平整的效果。一旦取下裝軸,就回不去了。”正是出於對最佳效果的追求,修復團隊直到布展前,還在完成最后的裝軸工作。在工作室靠牆一側,有幾件已經修復完成但最終未入選展出的立軸仍繃在板上,“不急,多給它們一點時間,在板上的時間長一些更好。”張品芳解釋。
明代周嘉冑在《裝潢志》中這樣概括古籍修復師應具備的本領:“補天之手、貫虱之睛、靈慧虛和、心細如發。”張品芳一直記得學徒之初師父趙嘉福的叮囑,“古籍修復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能動手,容不得‘萬一’”“這是不可再生資源,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閃失”。
1989年,文化部圖書館司委托上圖舉辦古籍修復培訓班,面向全國招生。培訓班主講老師是上圖古籍修復領域資深專家趙嘉福。由上圖指派參加培訓班的張品芳、邢躍華拜趙嘉福為師,后來他們成為新中國的“第二代”、上圖的“第三代”古籍修復從業者。2015年,上圖挂牌成為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上海傳習所,王晨敏等6人正式向張品芳、邢躍華拜師,重拾師徒相授的傳統。
“80后”王晨敏2005年進入上圖文獻保護修復部工作,師范歷史專業畢業的他坦言自己當時是一張白紙。不過,他有一個簡單的信念,“修古籍,學起來慢,但可能更不容易被淘汰”。比起一陣風式的流行,他更信任這種“慢”。初入這一行,王晨敏在文獻保護修復部的辦公室坐了40多天,隻做一件事——為古籍穿線。“很磨耐性,老師看我坐得住。”從業將近20年,王晨敏身邊同事從老師輩居多,發展到“80后”“90后”成主力。“我們‘緩慢’地完成了向年輕化的更迭。”在王晨敏看來,這種“慢”的好處在於隊伍保持著階梯,沒有斷層。
2016年,高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很多人第一次深入了解文物修復師這個職業。人們了解到故宮裡的“文物醫院”,也了解到剛出土的文物已然殘破不堪、古代名家的字畫千瘡百孔,正是經過文物修復師的精心修復,才重現光彩。1994年出生的王盛伊2022年入職上圖文獻保護修復部,成為修復師。王盛伊本科學金融,后來在英國留學拿到金融碩士學位,進了基金公司工作。“過去不了解文物、古籍修復這樣的職業,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非常向往,覺得更適合自己。”從辭職、報考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古籍保護與修復方向研究生,再到入職上圖,王盛伊志向清晰、目標明確。“有成就感、幸福感”,這是她對古籍修復工作的形容。因為有海外留學背景,目前,王盛伊正在向西文文獻修復這個方向突進。
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2019屆碩士畢業生王欣是12位古籍修復師中最年輕的,今年29歲。在復旦課堂,王欣、王盛伊都上過特聘導師趙嘉福的課。按趙嘉福授業,她們似乎與張品芳、邢躍華算得上“平輩”,到了上圖,她們跟張品芳、張品芳的學生們繼續學習。越來越模糊的“第幾代”背后,是古籍修復人才培養模式的變化。過去大學裡沒有古籍修復專業,現在不少院校開設了相關專業。張品芳說,在上海,從中專、中本貫通到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形成了培養古籍修復人才的專業路徑。她希望更多綜合性大學可以設置相關專業,文理兼容,不僅培養應用型人才,也培養研究型人才。
“修古籍,牽涉到化學、材料學、生物學、物理學等理科學科,也涉及文學、歷史、美學等文科學科。”上圖古籍修復在繼承傳統手工技藝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運用現代科技設備修復和保護紙質文獻,電腦監控的紙張撕裂度儀、紙張耐破度儀、紙張耐折度儀、紙張厚度測定儀、造紙纖維測量儀、紙張酸度計、超純水系統等成為古籍修復的有力助手,引進紙漿補洞機在國內圖書館率先開展機器修復古籍的實踐。上圖研制的“文獻防蠹紙2號”創新成果被國內多家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運用。
在古籍修復行業,修復師永遠要想著“再多學一些”,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到。張品芳學過書畫裝裱,修“盛檔”的時候她就把裱畫技藝應用到信紙上,既要修好,又不能讓紙上的紅色洇出來。上圖館藏有一件經折裝的家譜,是她目前見過的唯一以這種形式裝幀的家譜,“或許一輩子就碰到這一次,一旦碰到就慶幸‘幸好我學過’”。
“古籍修復需要新時代的人才。”張品芳要求弟子們向“一精多專”的方向發展。今年,王晨敏等6人將正式“出師”。“一方面培養學生,一方面培養老師。新一代成長、成熟,加入導師行列。這支隊伍、這門事業才能不斷傳承下去。”
“辦展覽,就像寫論文一樣,先搜尋資料,看看類似展覽做過哪些方向,再尋找新的突破,圍繞館藏做足文章。”在“萬年家慶——尋訪傳統人家的新春年畫”展覽現場,王晨敏向記者介紹。
“畫圖今日來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新春來臨之際,年畫是美術文獻館早早定下的新展主題。上圖收藏大量民間年畫,是國內目前現存年畫中印制較早、數量較多的一批。不過,從哪個角度展示年畫,頗費思量。大家找資料、找靈感,你一言我一語碰出一個點子——還原年畫的使用場景。最終呈現的展覽從年畫裝飾的空間性出發,參考門神、中堂等常見年畫形式的貼挂方式,以新春佳節走親訪友的普遍習俗為背景,以“入戶登堂”作為情節線索,分為“招財納福”“佑宅納祥”“金玉滿堂”“百福臨門”“蘭室生香”五個展區。“可以這樣想象,就是拜訪一戶人家,最后的‘蘭室生香’已經步入較為私密的臥房。”王晨敏說。
美術文獻館的5位年輕館員分別負責一個展區。既然還原了年畫的使用、張貼場景,何不更加沉浸式地讓“畫中人”走出來?由館員身著年畫人物的服裝,為讀者講解展覽。形成這個共識后,5個年輕人說干就干。
擅長書法的柴小山扮成“文門神”,農歷大年初四,他將率先登場,為讀者講解展覽。
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楊晶裝扮的是“招財童子”,年畫《招財進寶》中,招財童子揮舞錢龍帶著四位使者站在載有財寶的車上,騰雲駕霧向人們送寶而來,楊晶提著亮閃閃的龍燈,寓意年畫上的錢龍,就連“搖錢樹”也被搬到現場。
在室內展陳空間,穿倒大袖襖裙的吳祉安照著出自四大年畫產地之一山東濰坊楊家埠的《鹿鶴同春》巧妙裝扮,“鹿鶴”諧音“六合”,“六合同春”即天地四方同沐春暉,畫上的仙鶴“跳”到吳祉安的頭上,成為頭飾,蓮花配在頸間。
“00后”馬清源被一致推選扮演“年畫娃娃”,這幅《一團和氣》源於蘇州桃花塢,用變形手法將兒童圖像畫成圓形,也有說人物綜合了老人與兒童的形象。聽馬清源一番解釋后再端詳,果然如此。
從《鬧新房》《蠶花茂盛》兩件年畫中提取服裝元素的冷思慧是王盛伊的同班同學,古籍修復專業出身。選擇“前台”工作,在她看來同樣是傳承、推廣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美術文獻館辦活動,無論是展覽還是書法、裝幀、傳拓等相關課程體驗,會吸引對古風感興趣的受眾,再接受古籍修復、碑刻傳拓這兩項非遺技藝,能讓大家順著這個入口深入了解,比單純的介紹、宣傳更好。”冷思慧說,比如傳拓,初次嘗試肯定難以取得完美效果,“我們對技藝的要求沒那麼高,但會鼓勵大家做傳統傳拓裡沒有的藝術表達,像是留下空白,用拓包蘸一點墨,畫一個太陽。希望讓願意接觸傳統文化、感受非遺技藝的大眾,首先感受到快樂”。
東館開放前,楊晶和馬清源在文獻保護修復部學過一段時間修復。“老師教我們平時可以用廢棄的紙試著做一本喜歡的書,睡覺前多想一想白天練過的功夫。”那段時光讓楊晶印象深刻的是兩個字:“靜”和“悟”。學文博專業的馬清源說,自己的同學有的因為喜歡傳統服飾,進而自己做乃至創辦了工作室,還有不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喜歡逛博物館或是非旅游景區的文化遺產點,“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確越來越感興趣了”。
柴小山為“大漢雄風——上海圖書館藏漢碑善本展”做講解,他發現,不少參觀者不僅對展品的文化內涵感興趣,也十分關心文物的修復、保護,“會問這些文獻保存的濕度、溫度,展陳的燈光、距離等細致的問題”。
“年輕館員對古籍文獻的講解,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與讀者的互動,是一個成長的過程。”王晨敏說。無論是連續三年與萬代南夢宮聯合舉辦“融匯古今,樂創未來——非遺技藝體驗課”系列公益活動,還是以美術文獻館為平台,舉辦相關展覽、數字互動展項和實踐活動,在王晨敏看來都是為了消除距離感,“非遺傳承不僅是圈子裡的事,需要更多人關注,乃至形成‘自來水’高德娱乐。古籍修復師不僅在幕后,也越來越適應在台前擔當文化傳播的工作。傳統文化要‘破圈’‘出圈’,就要激發大眾的興趣和熱愛”。
張品芳說,最近幾年,報名古籍修復崗位的很多年輕人就是學這一專業的,“他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有一定基礎與准備。這和過去有很大的差別”。
有志向修復古籍的年輕人多了,喜歡傳統文化的年輕人多了。年畫的“畫中人”走出來的背后,是古籍修復技藝的“前后貫通”,傳承傳播並舉,讓中華文化魅力感染更多人。(記者 施晨露)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hnwohai.com/html/guji/2008.html